为积极响应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号召,智慧交通产业系组织团员青年持续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物分拣志愿活动:触摸历史碎片,感悟修复之美
交通系团总支组织团员走进增城区博物馆,参与文物陶片分拣志愿活动。分拣对象为广州市文物考古队在广州北三环、中新、五联村、乌石岭等地出土的陶片。在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们认真学习分拣技巧,通过细致辨别陶片的开采单元、纹路及基本轮廓,判断其是否属于同一陶器组成部分,并完成拼接工作。
博物馆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分拣
“每一片陶片都是历史的‘密码’,分拣过程就像在拼凑一幅残缺的历史画卷。”参与活动的团员表示,此次志愿服务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文物修复工作的严谨与不易,也在触摸历史碎片的过程中,对广州地区古代文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对历史文物保护与传承的强烈使命感。
学生进行文物分拣
文物展架搭建志愿服务:理论融入实践,彰显青年担当
近日,交通系团总支再次走进增城区博物馆,投身公众考古研学基地建设,负责文物展架搭建工作。活动现场,团员们分工明确、协作有序,对照安装图纸精准定位组件,凭借专业学习积累的空间思维与动手能力完成拼接,即便烈日炎炎,仍默契配合高效推进组装任务。
学生研究展架搭建
经过数小时的辛勤努力,负责的文物展架顺利搭建完成。此次实践不仅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更让团员们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参与活动的团员感慨道:“看着自己搭建的展架即将用于陈列文物,仿佛在为历史搭建‘舞台’,这份成就感远远超越了付出的辛劳。”
深化合作展望:从志愿服务到研学共建,共绘文化新蓝图
“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青年是传承的先锋”,智慧交通产业系将与增城区博物馆探索融志愿服务和文化研学的共建方向,致力为学生提供知行合一的实践平台,推动“校馆合作”模式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创新发展,让历史文脉在青年一代的接力中焕发新的光彩,为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参与活动的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