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收到了,很好吃,感谢老师们能在疫情时期让我们吃到粽子,也希望这次广州的疫情早点过去,祝老师们端午快乐!”18新能源5班的陈剑锋同学开心地收到粽子之后也给老师发来了端午节的祝福。
“在学校有同学陪,杨志杰选择在学校住一段时间,看来是对的!多谢老师和城交系党员的关心!祝大家节日快乐、安康!”18新能源汽车4班杨志杰的家长对在校的孩子表示很放心。
城交系党支部开展了“学党史践初心 办实事暖人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学习与志愿活动结合。
6月12日城交系党支部党员为了使城交系留宿金盘岭的297位学生在端午节期间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城交系支部党员站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角度,凑了资金为学生购买了过节水果和粽子送上金盘岭,希望各位同学疫情期间也能在学校开心过节。
同学们表示虽然因为疫情无法回家过节,现在也能在宿舍里和同学们吃着粽子,讲着各地端午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氛围,同时还感受到了学校老师的关怀,大家也可以安心地在学校学习,家长也得以放心。粽香沁人心,浓浓师生情。是一场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拉开志愿活动的序幕。
6月8日邀请了广州市岭南文化协会的游老师和黄老师开展了“广州文化保育”线上专题讲座。游老师以端午龙舟为切入点,跟大家分享了蕴含“创新精神”的车陂的花龙、一代匠人非遗传承人“罗敏欣”的红木宫灯、“传统民俗”白云的火龙节等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游老师用协会对彭加木纪念馆的保育案例,呼吁大家利用自己的镜头传承传统文化,守护传统建筑。
彭加木同志原名彭家睦,广东番禺市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生物化学家,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长期从事生物化学研究。1964年至1980年,彭加木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进行探险,为开创边疆科研工作倾注心血,并为发展中国的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罗布泊科考时不幸失踪。1982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保育工作进行之前,彭加木故居鲜为人知,成立彭加木纪念馆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能学习到彭加木同志的事迹,学习彭加木精神。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枚党徽,一份责任。所有党员同志都会将志愿服务、为身边群众办实事好事当作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要求。“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在办实事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积极服务大众,劳动彰显青春气魄,奋力谱写建党百年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