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疫”也是重要战场,新一轮疫情发生后,学院迅速组织专职心理教师团队,结合5名教师的专业特长,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全天候、全时段开展团体、个体心理干预和疏导。
心理加油站直播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所在环境变化,针对居家和在校两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策划了“心理加油站”课间直播活动,4月11-22日期间,每周进行三个不同主题共计6场心理调适直播。目前直播活动已开展5期,累计参与学生逾千人次,学生在直播间积极与教师互动,一起放松心情,调适自我。
4月11日,李铁军老师带来《疫情防控管理环境下的自我心理调适》直播活动
4月13日,李丹丹老师带来《创意对话:自我和他人的关怀》直播活动
4月15日,李丹丹老师带来《疫情中的创意对话:面对焦虑的视野》直播活动
4月18日,王颖真老师带来《疫情中的情绪管理:愤怒情绪管理》直播活动
4月20日,夏建玲老师带来《疫情居家与父母相处》直播活动
心理支援与心理健康疏导
除直播活动以外,心理教师团队积极开展各类心理支援及心理健康疏导。重点关注个体心理咨询,对在校学生持续开展心理支持和辅导,累计各类咨询及关怀人数达60人次。通过线上班主任大会,为178名班主任开展了心理辅导技能专题培训,为班主任提供心理调适指导,帮助他们及时解压。学院坚持开通24小时在线心理留言小程序以及心理热线电话,多途径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对在校学生及世赛集训选手开展心理关心关怀
心理防护小建议
1接纳负面情绪
出现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应激反应,而且适度的负面情绪有助于人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因此,当负面情绪发生时,不必刻意压抑或完全否定它们,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也能够帮助自己更加平静,并有助于做出更加智慧的行为及决定。
2.表达感受
向值得信任的亲人朋友倾诉心中的担忧,寻求安慰和帮助,即使无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但倾诉本身即可缓解情绪。大家还可以尝试自我对话,尝试与你的消极情绪对话,这种方式能够帮助你意识到消极情绪不是你自己,它只是一个临时来访的客人,它始终会离开,尝试和它和平相处。
3.适度运动
无论居家还是在校,我们都可以尝试进行适度的运动。科学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更能产生一系列短期及长期的心理效应,有效降低焦虑水平,改善情绪状态,也可学习一些放松方法,如“腹式呼吸”等。
4.自我关怀
写下3件今天发生的、让你平静或快乐的事。你可以把它们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床头、电脑旁边等显眼的位置,当感到沮丧时,可以多翻看它们。同时,用对待好友的方式对待自己:首先,想象你的好友在你眼前,当他告诉你他很担忧时,你会说些什么话来安慰他、支持他?然后,把这些话说给自己听。
更多活动等你来参加
4月25日起,“心理加油站”将启动新系列直播活动——“疫期谈”。届时将邀请学院师生来到直播间,分享他们在疫情期间的个人经历和所思所想。
根据工作安排,学院心理咨询热线电话(020-83792787)将调整开放时间,24小时留言小程序将持续开放,大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