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全省技工院校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优秀教案名单的通知》,学院选送的三份教案全部获评省级优秀。这是学院连续多年在该项省级评选中保持100%获奖率,不仅刷新了学院思政教学成果纪录,更充分彰显了在“大思政课”建设领域的扎实功底、创新锐气与育人担当。
让思政课 “走出去、活起来、融进去”
吴杰娜教学团队的教案《崇尚劳动,提高素养——在生态公园中探寻环保职业方向》,紧扣环保专业学生需求,打造生态公园“行走的课堂”,通过实地调研与实操,实现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与职业精神的理解。
黎杏玲教学团队的《从增城“小荔枝”读懂乡村“大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密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走进增城荔枝文化博览馆,以荔枝产业为样本,将抽象理论具象化为产业链实践,助学生理解新发展理念落地应用。
赵彩红教学团队依托馆校合作,把思政课堂搬进博物馆,以《南越王宫中的文化密码——南越王宫里的文化传承与压花创艺实践》为教案主题,融合园林专业与压花非遗,创新“三师协同”模式,构建“考据—解码—转化”教学链,让学生在博物馆的浓厚文化氛围中深化文化认同。
构建 “思政 + 专业 + 实践” 育人新格局
三份教案全优的成绩,是学院长期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成果。学院始终坚持“行走课堂・融合育人”核心理念,推动思政课从“课堂讲授”向“价值引领+社会实践”双向深化:通过跨学科集体备课机制,汇聚思政教师的理论优势、专业课教师的专业优势、产业导师的实践优势,形成“价值引领—技能赋能—实证支持”的协同育人合力;以“社会大课堂”为载体,将生态公园、文化场馆、产业基地转化为思政教学阵地,让思政教育既接“理论天线”,又连“实践地气”。
此次省级优秀教案“大满贯”,既是对学院思政教学创新的肯定,更是对学院思政课改革的示范启示。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大思政课”教学改革,以更鲜活的实践载体、更系统的育人机制、更优质的教学成果,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