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5年会暨小鹏科技集团校企合作年会在广州小鹏科技园隆重举行。学院副院长王尚军带队,招生就业处及智慧交通产业系代表参会,凭借深度扎实的合作基础与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学院被授予“重点合作院校”牌匾,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过往合作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校企双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深厚底蕴与丰硕成果。
重点合作院校牌匾
年会现场
订单班筑基:定制化培养的硬核支撑
这份“含金量”,源于校企携手打造的人才培养闭环。早在授牌之前,学院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双方联合成立小鹏智造订单班和小鹏数据标注订单班,打破“校园教、企业用”的壁垒,将企业核心技术、生产标准、岗位需求直接融入教学方案。订单班学员通过“课堂学习+企业实训”的双轨模式,提前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与岗位技能要求,毕业后无缝衔接就业岗位,成为小鹏汽车产业链上的“即插即用型”人才,为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小鹏数据标注订单班课堂
全链条联动:多维度合作的生动实践
牌匾的分量,更体现在合作维度的全面拓展与落地实效。除订单培养外,校企双方构建了“招聘+教学+实践”的全链条合作生态:企业定期进校园开展专场招聘,为学员开通就业绿色通道;学院教师定期开展实习巡查,实时校准培养方向,确保人才输出与企业需求同频;每年在学院开展行业讲座,为师生普及最新的行业产业信息;组织学生深入小鹏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开展研学实践,让理论知识与产业实景深度融合。从课堂到车间,从学习到就业,全方位的合作联动让产教融合落地生根,也为牌匾注入了实打实的实践价值。
企业行业发展讲座
教师实习巡查
学生开展研学实践
机制化保障:长效合作的坚实根基
此次“重点合作院校”牌匾的授予,是对过往合作的肯定,更是未来深化协同的起点。小鹏汽车作为广州市产教评技能生态区“样板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学院充分发挥国家与地方产教融合政策优势,与这一“样板工程”建设单位及链主企业深度践行“三方九出八共”机制,通过共建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共研核心课程、共聘双师团队等方式,将协同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流程。这种合作模式既依托小鹏“样板工程”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出题、院校答题”的精准培养,为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为学院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与小鹏汽车共建产教示范基地
这枚牌匾的“含金量”,藏在订单班的人才输送实效里,融合在全方位的合作生态中,更凝聚在产教融合的深度协同上。未来,学院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让这枚牌匾的价值不断释放,书写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