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校园,气温多变,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新冠、肺结核、水痘等传染病也进入活跃期。为守护大家健康,小编特别推出春季高发传染病防护攻略!助你掌握科学防护要点,保持健康状态,技能buff加满~
一、重点传染病防护指南与健康管理
1. 流感——警惕"高热突袭"
症状特点:高热(39~40℃)、头痛、肌肉酸痛,可有咽痛、干咳、乏力、食欲减退等。
传播特点: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传染性强。
防护要点:
✅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每年9-11月接种,保护期约6~8个月。
✅ 做好个人防护,如勤洗手、戴口罩、掩口鼻、常通风、少聚集等。
✅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症状患者,平衡膳食、适度运动、提高抵抗力。
❗ 健康管理:发热学生需居家观察至体温正常48小时,症状消退后持社卫中心“返校健康证明”返校。
2. 诺如病毒感染——严防"病从口入"
症状特点:呕吐、腹泻,可伴有恶心、发热和腹痛。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传播特点: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以及吸入患者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传播。
防护要点:
✅ 正确处理呕吐物和污染物,规范消毒。
✅ 保持个人卫生,远离呕吐物及污染物、保持社交距离。
✅ 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尽早就医,确诊患者尽量居家隔离,避免接触他人。
✅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不吃生或半生食物,水果需彻底洗净,集体用餐时建议分餐或使用公筷,实训室禁止饮食。
❗ 健康管理:患者及疫情调查处置中发现的隐性感染者应暂停上课/上岗;隔离至症状消失72小时后持社卫中心“返校健康证明”方可返校;从事食品操作岗位的病例、护工、幼儿园保育员等从事服务类工作的患者及隐性感染者须连续2次粪便/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警惕"隐匿传播"
症状特点: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部分患者亦可表现为高热、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等。
传播特点: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密闭空间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
防护要点:
✅ 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重点人群按疾控建议接种)。
✅ 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
✅ 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增强自身免疫力。
❗ 健康管理:确诊学生居家隔离至体温恢复正常三天,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阴性或发病7天后,持社卫中心“返校健康证明”返校。
4.肺结核——重视"长期咳嗽"
症状特点: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体重下降等。
传播特点:飞沫传播为主,易在密闭空间扩散。
防护要点:
✅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抵抗力;经常开窗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避免随地吐痰,以减少传播风险。
✅ 积极筛查与治疗:尽早前往医疗机构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 健康管理:确诊学生需持结核机构复学证明返校,密切接触者配合PPD、X光片等筛查。
5. 水痘——远离"痒痛警报"
症状特点:发热后出现红斑→水疱→结痂,伴剧烈瘙痒,躯干密集分布。

传播特点: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疱疹液,传染性极强,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防护要点:
✅ 未接种者尽快补种2剂次水痘疫苗(15岁以上人群,间隔≥3个月)
✅ 衣物单独清洗并煮沸消毒,避免抓破疱疹引发感染。
✅ 教室和宿舍常开窗通风,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区域定期消毒。
✅ 接触水痘患者3~5天内接种水痘疫苗,能有效阻止疾病的发生或降低疾病发生的严重程度。
❗ 健康管理:居家隔离至全部结痂(常14天),返校需持社卫中心“返校健康证明”。
二、校园防护措施
1. 校园生活防护细节
宿舍、教室管理:
➤ 个人物品“五不共享”:毛巾、水杯、餐具、护肤品、床上用品。
➤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衣物晾晒至完全干燥。
➤ 教室、宿舍每日通风至少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空调使用期间定时开窗换气。
就餐建议:
➤ 食堂优先原则:选择食堂新鲜热食,避免生冷食品,餐前用肥皂流水洗手20秒。
➤ 外卖注意事项:如需点外卖,选择有密封包装的餐品,避开凉拌菜、生鱼片等高危食品。
2. 健康习惯养成计划
随身防护包:
➤ 独立包装医用或外科口罩(必要时使用,每日更换).
➤ 小瓶装免洗洗手液或酒精棉片、湿巾等。
免疫力提升:
➤ 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 每日户外运动≥30分钟,如跑步、跳绳、打篮球等。
➤ 下课间隙做肩颈拉伸,缓解疲劳。
➤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养成规律作息。
症状预警:
➤出现发热、呕吐、皮疹等症状时,立即佩戴口罩并报告老师和校医,避免带病上课或参加集体活动,并根据校医的指导,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或就医治疗。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但只要我们科学预防、积极应对,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让我们健康防护,让安全为技能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