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穆清明祭先贤,传承英烈志更坚。4月上旬,学院社会服务产业系党支部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纽带,以“线上云祭奠+线下沉浸式”双轨并行的文明实践模式,通过数字赋能红色教育、实景浸润精神传承,开展一堂鲜活的清明爱国主义教育课。
4月11日,学院社会服务产业系党支部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
云端寄哀思,数字传承红色基因
党支部依托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平台,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云端祭奠活动。指尖轻触间,烈士纪念碑巍峨矗立,英烈事迹跃然屏上。党员们通过线上献花、云端留言、在线诵读红色家书等数字化仪式,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跨屏对话”,让英烈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彩。
学院社会服务产业系党支部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陵园悟初心,实景浸润精神血脉
由党员代表与群众代表组成的“红色研学团”,走进广州市烈士陵园开展沉浸式教育。在“革命人永远年轻”的广州起义英烈主题展前,斑驳的史料、泛黄的家书、珍贵的烈士证书构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场域。大家驻足于烈士周文雍“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的绝笔信前久久沉思,凝视着广州起义领导人张太雷“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铿锵誓言心潮澎湃。通过“情景党课+实物教学”的创新形式,革命先烈的信仰之光照亮初心之路。
4月11日,社会服务产业系党支部开展“革命人永远年轻”广州起义英烈主题展学习
融合创新路,文明实践双向赋能
此次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文明祭扫新风”有机融合:线上祭奠突破传统祭祀的时空局限,以数字化手段扩大红色文化传播半径;线下研学强化沉浸式体验,让党史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迸发时代活力。
春风已至,英魂长存。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既是对英烈的深情告慰,更是对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学院社会服务产业系党支部正以文明实践新路径,书写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