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您当前的浏览器类型未能正确识别,如出现网站显示错位,请更换常用浏览器!
学院微信公众号
中国禁毒公众号
广东禁毒公众号
推动高质量就业与实习实践,广州这所技师学院有心得!
稿件来源:校园文化中心   发布日期:2025-07-21   点击量:79   发布部门:校园文化中心

近日,《南方日报》报道学院多维推动高质量就业与实习实践。


《南方日报》报道截图

《推动高质量就业与实习实践,广州这所技师学院有心得!》报道全文如下:

近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职’引未来·扬帆起航”夏季校园双选会在科教城校区举办。 

林荫道旁,企业展位鳞次栉比,现代服务、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标识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咨询台前,身着正装的学子手持简历穿梭其间,与招聘代表热切交流;职业指导专区里,导师们俯身细述,笔尖在简历上圈点勾画;而直播带岗区镜头闪烁,云端那端的岗位详情正通过屏幕传递至更多青年眼前。 

空气里弥漫着期待与机遇碰撞的气息——这场汇聚160余家优质企业、提供超5000个岗位的盛会,不仅是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更是学院为2026届毕业生精心铺设的职业启航平台。 

为深入贯彻国家就业优先战略,切实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院以此次双选会为支点,撬动全方位、精准化的人才对接机制。实效印证了精准服务的价值——双选会当日企业收获简历3000余份,近六成2026届毕业生与企业达成初步签约意向。


夏季校园双选会现场

就业服务从“台前”到“幕后”

在双选会现场,清晰的行业分区布局极大便利了学生快速锁定目标行业和心仪企业,显著提升了求职与面试的精准度和效率。 

在提供丰富岗位对接机会的同时,学院构建了立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设立政策咨询与就业指导专区,由职业导师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内容涵盖职业规划、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关键环节。 

创新的“直播带岗”专区则通过云端实时讲解岗位详情与薪酬福利,打破了时空限制,有效拓宽了信息渠道并吸引学生在线投递简历。 

就业服务是持续性工程,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的就业服务从“台前”一直延伸到“幕后”。 

精细化跟进毕业生应聘进展,强化岗前教育,并通过建立“一对一”就业跟踪台账,实时掌握每位毕业生的求职动态与发展情况,确保学子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准航向,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价值。

推动高质量就业与实习的根基,在于深度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深谙此道,积极拓展高层次合作路径。学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签署了开创性的“技研”合作协议,打造“科研机构+技能院校”联合品牌。 

双方聚焦三大核心领域协同发力:共建园林生态科普科研教育基地;实施“科研助理+技能工匠”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开辟技能人才输送的绿色通道;共建环保工程领域实验室,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这一合作将国家级研究所的科研创新优势与技工院校的实践育人优势深度融合,依托学院特色鲜明的绿色城建专业群(包含园林技术、水环境智能检测与治理、环境保护与技术服务等专业),共同培育林业生态、环保工程等前沿领域的绿色技能人才,不仅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注入强劲新动能,也为学生开辟了高起点、高匹配度的实习与就业通道。 

面对“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带来的产业深刻变革,学院敏锐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定位为驱动专业升级与人才培养的关键引擎,加速推动“AI+专业群”的互融共振,全面锻造面向未来的产业生力军。 

智能控制产业系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致力于融合工业自动化与AI技术,培养能胜任智慧城市多样化应用场景的技术技能人才。 

绿色城建产业系积极筹备建设AI人居环境设计工作坊,旨在制定引领行业的“AI+设计”教学标准,推动绿色建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就业形态创新。 

智慧交通产业系则充分依托学院牵头组建的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交通职业教育集团这一重要平台,与自动驾驶科技企业文远知行开展“强强联手”合作,共同打造“环校区智慧中心”,将先进的L4级自动驾驶小巴引入实际教学环境,将自动驾驶系统核心技术深度融入课程设计与专业实践。 

信息文创产业系与东软教育集团共建元宇宙数字技术展示厅,通过搭建元宇宙平台、AIGC人工智能系统及对话数字人三维可视化软件,将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无缝融入专业教学,如院长数字人互动展示等。 

社会服务产业系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科技,设立数智营销技术专业,着力培养兼具跨界融合能力、技术领先优势及趋势适应性的数智营销技术型人才。 

学院还计划在非智能类专业主动引入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和相关内容,持续拓宽AI技术的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技术适应性和面向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学院组织学生参与“百万英才汇南粤——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技能人才双选会”现场招聘

高能级产教融合载体 让专业发展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学院牵头组建的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枢纽平台,成员单位已发展至84家,运行机制日臻完善,成果丰硕。 

集团主导新编了《省客运调度员职业标准》等5项团体标准;举办包括新能源汽车维修在内的各类技能培训,累计覆盖近2000人次;成功承办省级职业技能竞赛7项,从中选拔出省级技术能手50余名;校企合作共建的大师工作室数量已达20个。 

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主动融入《南沙方案》,创新构建“政企协校”四方联动机制,共建南沙公共交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大湾区公共交通领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与技术保障。 

在2024年集团年会上,两项重要成果重磅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性能检测规范》团体标准的推出,为动力电池检测及电动汽车维修、鉴定和二手车交易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行业指引;与广州公交集团携手共建的科教城首家“智能安全驾驶技术培训中心”,则为师生提供了接触行业最前沿技术的实践平台。 

集团始终致力于创新构建师资链、生源链、信息链、就业链、产业链和成果转化链“六链融合”的生态体系,有力推动技工教育与区域产业的深度协同发展。 

为拓展新质生产力所需的人才疆域,学院积极牵头或深度参与组建高能级产教融合载体。学院携手广联达等领军企业成立“数字建造产教评生态联盟”,旨在破解数字建造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行业资源整合不足等难题,将企业真实需求深度融入教育体系,精准培育适应行业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响应发展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需求,学院推动成立“全空间无人体系产教融合共同体”及相应的发展专业委员会,致力于建立健全该新兴领域的产教融合工作机制,贡献“广州经验”并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学院还积极转化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赛项成果,在全国率先开发水环境智能检测与治理新专业,并成立专注于水处理技术的王湛博士工作站。 

该工作站将集合高校科研力量、企业实践平台与技工院校育人优势三方资源,紧密围绕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的核心标准与要求,推动创新型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培养符合国际顶尖标准的水处理技术专才,实现“1+1+1>3”的聚合效应。 

学院通过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深度融合模式,与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打造了一批引领行业的高水平产业学院和培训基地,如比亚迪产业学院、京东数字商业产业学院、广联达数字建造产业学院、伟才智慧托育产业学院、联想信创产业学院以及广汽传祺培训基地。


学院产业学院、培训基地启用仪式

这些实体化运行的载体,有力完善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了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优势特色专业群,实现了专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 

学院持续深化“校企双制班”建设内涵,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知名企业共同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为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广东三维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的校企双制班授牌,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紧贴企业真实岗位需求和技术发展前沿,为学生的实习体验与未来就业铺设了高效的“直通车”。 

同时,学院积极拓展合作网络,加强与全国各地院校的联系,与新疆霍尔果斯市技工学校、甘肃平凉市中大科技技工学校、清远市技师学院、惠东县技工学校、山东工业技师学院、佛山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等建立了紧密的校校合作关系。通过整合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互通与优势互补,共同为技能学子开辟更为广阔的实习锻炼与就业发展天地。 

从精准高效、成果丰硕的校园双选会,到深度嵌入区域重点产业链、拥抱科技变革的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始终将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与实习作为办学的核心使命与价值追求。 

通过精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脉搏、全方位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系统性构建高能级产教融合平台载体、不断拓展多元化跨区域合作网络,学院不仅为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学子架设了通往理想职业彼岸的坚实桥梁,更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动能。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立足广州、辐射湾区,全力打造“服务公用事业需求,对接智慧城市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在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征程上坚定前行,助力更多青年技能人才扬帆起航,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伟蓝图中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责任编辑:闫常乐   部门审核:唐铭培,郑春欣   分管审核://   发布审批:邹菁,鲁储生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华南路162号 
联系电话:020-83781061 招生电话:020-83781062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22659号 
版权所有 © 2016-2025 www.gzgyjx.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信息中心.
回到顶部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