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刊登学院“数字互联”智慧校园建设专题报道。
《光明日报》报道截图
《从课堂到管理,智慧校园带来新体验》报道全文如下:
近⽇,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建设项⽬成功⼊选成为华为数据中⼼解决⽅案建设标杆案例。项目以科技赋能教育,构建“5G+AI+教育”融合生态,在智慧教学、智能管理、安全保障等领域突破创新。近年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以“全⾯智慧、万物互联”为⽬标,对标高水平技师学院信息化建设要求,以5G、云计算、⼤数据、物联⽹、人工智能为⽀撑,通过对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深化设计,把学院建成开放、便捷、绿色、平安的智慧校园。
智慧教室:筑牢智慧校园 “教学基石”
“同学们,请看这块交互白板,哪里不懂直接标注讲解!”在学院科教城校区的智慧教室里,人文素养系的专业教师正借助交互白板开展思政教学,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学院266间智慧教室的⽇常。智能交互大屏不仅能够清晰展示各类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料,还支持多点触控操作,教师可以在屏幕上自由书写、标注重点,就像在传统⿊板上⼀样便捷,同时又能轻松调用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
人文素养系教师授课
这批覆盖通识课程、讲座培训、教研直播等多元场景的智慧教学空间不少均是以“⼀根网线”实现设备全域协同,而智能融合中控⼀体机更是集电脑、交换机、物联控制于⼀体,无缝对接教务与卡务系统,设备集成度显著提升……这些智慧设施正深度赋能教学,如今,智慧教室已成为教学体系的重要载体,推动课堂效率与教学创新能力双向跃升。
全域协同:织密智慧校园“服务网络”
学院以“数字赋能、智慧服务”为核心理念,构建起与智慧教室深度协同的智慧校园生态,通过四大核心模块实现管理效能与服务体验双提升,模块数据互通让智慧校园更安全、更⾼效。智慧校园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全流程,无纸化办公系统与“掌上校园”小程序联动,师生可⼀键办理事务、预约访客,访客信息直接联动校门闸实现自动放行。教学管理系统与智慧教室中控无缝对接,智能排课、在线评教与学籍管理全周期贯通,学杂费线上缴纳率达100%。
校园基础信息服务平台聚焦数据赋能,整合师资、教学资源、学生信息及⼀卡通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生产动态报表,为智慧教室的课程优化、设备调配提供决策依据。校园⼀卡通实现“⼀卡(码)通行”,覆盖消费、门禁、考勤等场景,与智慧教室电子班牌联动完成课堂签到。
学生使用一卡(码)联动智慧校园离校审批信息,轻松出校门
平安校园系统构建立体化防护网,电子围栏、智能违停抓拍与全景监控协同运作,高空鹰眼监控可联动全系统安防设备,实现人员聚集、异常行为的实时预警。
AI中枢:激活智慧校园 “核⼼动能”
学院数据中台整合教学、学生、行政等多部⻔分散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再通过清洗、分析形成标准化数据,支撑智慧校园应用等提供精准数据⽀持,助力校园管理和教学更⾼效。
依托校园基础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底座,AI助⼿实现了与智慧校园平台、⼀卡通、平安校园系统的全域打通。师生通过自然语⾔交互,即可完成跨系统事务处理:查询课表时⾃动调取教务系统数据,同步关联智慧教室使用状态;申请会议室时联动⻔禁系统生成临时权限,对接“掌上校园”完成流程闭环;还可通过语⾳指令查询⼀卡通消费记录、触发平安校园的异常⾏为预警复核。
相⽐以往跨系统操作的繁琐流程,AI助⼿将平均办理时间压缩⾄3分钟内,办事效率提升超80%。其本地化部署模式既保障了数据安全,又能实时调用四⼤模块的动态数据,如结合基础信息平台的师资数据⽣成个性化教学建议,联动平安校园的监控数据优化应急响应路径……
通过招生小助手查询专业信息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智慧校园建设,推动智慧教室、四大模块与AI系统深度融合,以“数字赋能”为引擎,让信息化成果更精准服务教学、管理与安全,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才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持续书写智慧校园建设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