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院申报的“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科普宣教点”成功入选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第三批生态科普宣教基地。同时,学院联合广州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学院在专业建设与科普教育、地方服务相融合方面的发展取得新突破。
基地简介
基地一: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科普宣教点(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
该基地位于学院科教城校区,总面积9300㎡,其中绿化种植面积6200㎡,汇聚200余种、3000余株华南特色植物,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生态科普与技能实践基地。基地依托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融合“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生态净化”等八大景观教学模型,构建沉浸式、互动式生态教育空间。
基地二:建筑AI+创新(广州)科普基地(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基地分别位于学院科教城校区内和华森公司,学院科普基地以数字化展厅及实训场地为载体,配备VR建筑体验设备、建筑模型实训工具等,核心围绕建筑数字化技术,通过“虚实结合、互动体验”的方式,将前沿的BIM技术、智能建造等专业内容转化为大众可感知的科普资源,推动建筑科技的社会化普及。
创新专业赋能 构建校地发展共同体
此次学院成功获批“生态科普宣教点”与“建筑AI+创新科普基地”两项认定,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专业建设、社会服务与品牌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在专业建设层面,两大基地成为推动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强力引擎。生态宣教点聚焦园林技术、水环境治理与岭南植物保育,有效反哺相关专业课程重构与实训体系升级。建筑AI基地融入智能建造、BIM技术等前沿内容,依托真实项目与场景化教学,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双师型”教师队伍也在科普研发与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进一步夯实了学院的专业内涵建设。
在社会服务方面,基地成为学院辐射社区、服务公众的重要窗口。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与职业启蒙,为市民提供生态科普、数字技术体验等高品质公益服务;同时依托世赛基地与大师工作室,将岭南园林技艺、海绵城市技术等专业成果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科普资源,显著提升学院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与贡献度。
此次成功入选,不仅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与品牌美誉度,更彰显了学院作为技工教育标杆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构建“专业–科普–服务”融合发展新模式,学院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脉络,增强了与政府、行业、社区的深度联结,为构建“校地发展共同体”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支撑,持续推动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